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更新時間:2022-05-18
(1)物流企業規模偏小
目前我國從事物流的企業很多,但大部分規模偏小,營業額上億元的企業很少。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6年公布的中國物流50強排序中,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有4家,超過50億元的有8家,超過10億元的有34家,第50位的為3.5億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了1億元。另據2005年10月中國倉儲協會《中國物流市場第六次調查報告》結果表明,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僅占23%左右,較第五次調查的11%增加了12個百分點,但大部分企業規模仍在500人以下,以中小物流企業為主。
隨著我國物流熱的日益高漲,涌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實力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但為數不多。如中遠物流、中海物流、泉州寶供物流等漸漸成為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的領軍企業。這些物流企業各有優勢資源,均具有規模大、實力強的特點,朝著大規模、網絡化、信息化、多功能的現代物流方向發展。目前我國第二方物流市場規模還較小且高度分散,在有1萬~1.5萬多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沒有一家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
(2)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設備落后
我國物流企業大多是由傳統的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在物流裝備、管理水平、技術力量上比較落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3年,我國鐵路總長度達到73萬公里,而美國是141961公里,幾乎是我國鐵路總長度的2倍。截至2002年,我國公路網長度合計1765222公里,而美國在2001年的公路網長度合計為6378254公里,是我國的3.6倍之多。根據國際公路協會《世界公路統計》(2004)統計,2002年我國卡車貨車使用量為812.2萬輛,而美國此時達到9204.5萬輛,是我國卡車貨車使用量的11倍之多。
由此可見,我國物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和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的物流技術設各也比較落后,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擁有普通平房庫、普通樓房庫、簡易倉庫和貨場,但高層貨架、冷藏庫、冷凍庫、保溫庫等倉儲設施保有量卻較低,只有部分大型物流企業擁有全自動立體倉庫。例如,大多數倉庫設計水平低,主要采用手工操作。較低的天花板導致自動化機械不能使用,并常常毀壞商品。利用現代化物流設備,降低物流成本,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是第三方物流的優勢所在。
(3)信息化、標準化水平較低
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因為正是信息技術將原先割裂的供應鏈上的各個物流環節有機整合在一起。但我國物流企業整體來說信息化起步較晚,總體水平不高,程度參差不齊,物流企業普遍存在對信息的獲取、處理、運用能力不強的問題,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尚不具各運用現代信息
的能力。
再有條碼及射頻技術普及率不高,EDI、GIS、GPS的應用十分有限,網絡技術應用還停留在初級水平。根據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公布的《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調查報告》顯示,我國75%的企業儲運和貨運單元都沒有條碼標志,這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物流系統的運作,極大地限制了倉庫管理自動化的實現,還直接影響了整個物流流程的信息共享以及物流作業的自動化。對Web的網絡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已有90%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了自己的網站,但70%的公司在網上只是進行信息發布、Email等簡單功能,沒有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對企業內外部信息進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等僅在少數企業中開始探索。
總而言之,由于物流專業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掣肘,我國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在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多樣性等方面都處于初級水平,難以滿足客戶需求,制約了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我國物流標準化水平也很低,存在很多的問題,如物流標準化意識淡薄,很多國有企業仍然依賴自己的倉庫和車隊自營物流,標準化程度低且破損率高;在貨物的倉儲、裝卸和運輸等過程中缺乏基礎設備的統一規范,使得各環節難以實現有效銜接;信息標準化落后,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建有自己的商品信息數據庫,但數據庫的字段、類型和長度都不一致,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嚴重影響了物流管理基礎的信息交換和電子商務的運作;物流標準化人才匱乏,目前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絕大部分是從相關行業轉過來的,真正具有扎實的現代物流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的人很少。特別是對于物流標準化而言,人才匱乏現象更為嚴重。
(4)增值服務創新不夠,服務范圍狹窄,用戶滿意度低
現代意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只是提供運輸、倉儲等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給客戶專業化、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改善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服務。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收益85%來自基礎性菔務,如運輸(占53%)和倉儲(占32%),增值服務及物流信息服務只占一小部分,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總代理等高附加值、綜合性服務則更少。根據中國倉儲協會于2005年10月組織的全國范圍內《第六次中國物流市場供需狀況調查報告》調查表明,只有25%的生產企業和21%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表示滿意。
可見,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滿意程度是相對偏低的。
版權聲明:請尊重物流行業原創內容,如需轉載本文章,請注明文章原始地址
本文由泉州物流原創 輝晨物流公司業務電話:18876292236
原文地址:http://www.manicureoutlet.com/wuliuzhishi/http://www.manicureoutlet.com/wuliuzhishi/1900.html
目前我國從事物流的企業很多,但大部分規模偏小,營業額上億元的企業很少。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6年公布的中國物流50強排序中,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有4家,超過50億元的有8家,超過10億元的有34家,第50位的為3.5億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了1億元。另據2005年10月中國倉儲協會《中國物流市場第六次調查報告》結果表明,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僅占23%左右,較第五次調查的11%增加了12個百分點,但大部分企業規模仍在500人以下,以中小物流企業為主。
隨著我國物流熱的日益高漲,涌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實力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但為數不多。如中遠物流、中海物流、泉州寶供物流等漸漸成為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的領軍企業。這些物流企業各有優勢資源,均具有規模大、實力強的特點,朝著大規模、網絡化、信息化、多功能的現代物流方向發展。目前我國第二方物流市場規模還較小且高度分散,在有1萬~1.5萬多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沒有一家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
(2)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設備落后
我國物流企業大多是由傳統的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在物流裝備、管理水平、技術力量上比較落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3年,我國鐵路總長度達到73萬公里,而美國是141961公里,幾乎是我國鐵路總長度的2倍。截至2002年,我國公路網長度合計1765222公里,而美國在2001年的公路網長度合計為6378254公里,是我國的3.6倍之多。根據國際公路協會《世界公路統計》(2004)統計,2002年我國卡車貨車使用量為812.2萬輛,而美國此時達到9204.5萬輛,是我國卡車貨車使用量的11倍之多。
由此可見,我國物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和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的物流技術設各也比較落后,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擁有普通平房庫、普通樓房庫、簡易倉庫和貨場,但高層貨架、冷藏庫、冷凍庫、保溫庫等倉儲設施保有量卻較低,只有部分大型物流企業擁有全自動立體倉庫。例如,大多數倉庫設計水平低,主要采用手工操作。較低的天花板導致自動化機械不能使用,并常常毀壞商品。利用現代化物流設備,降低物流成本,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是第三方物流的優勢所在。
(3)信息化、標準化水平較低
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因為正是信息技術將原先割裂的供應鏈上的各個物流環節有機整合在一起。但我國物流企業整體來說信息化起步較晚,總體水平不高,程度參差不齊,物流企業普遍存在對信息的獲取、處理、運用能力不強的問題,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尚不具各運用現代信息
的能力。
再有條碼及射頻技術普及率不高,EDI、GIS、GPS的應用十分有限,網絡技術應用還停留在初級水平。根據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公布的《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調查報告》顯示,我國75%的企業儲運和貨運單元都沒有條碼標志,這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物流系統的運作,極大地限制了倉庫管理自動化的實現,還直接影響了整個物流流程的信息共享以及物流作業的自動化。對Web的網絡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已有90%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了自己的網站,但70%的公司在網上只是進行信息發布、Email等簡單功能,沒有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對企業內外部信息進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等僅在少數企業中開始探索。
總而言之,由于物流專業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掣肘,我國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在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多樣性等方面都處于初級水平,難以滿足客戶需求,制約了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我國物流標準化水平也很低,存在很多的問題,如物流標準化意識淡薄,很多國有企業仍然依賴自己的倉庫和車隊自營物流,標準化程度低且破損率高;在貨物的倉儲、裝卸和運輸等過程中缺乏基礎設備的統一規范,使得各環節難以實現有效銜接;信息標準化落后,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建有自己的商品信息數據庫,但數據庫的字段、類型和長度都不一致,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嚴重影響了物流管理基礎的信息交換和電子商務的運作;物流標準化人才匱乏,目前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絕大部分是從相關行業轉過來的,真正具有扎實的現代物流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的人很少。特別是對于物流標準化而言,人才匱乏現象更為嚴重。
(4)增值服務創新不夠,服務范圍狹窄,用戶滿意度低
現代意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只是提供運輸、倉儲等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給客戶專業化、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改善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服務。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收益85%來自基礎性菔務,如運輸(占53%)和倉儲(占32%),增值服務及物流信息服務只占一小部分,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總代理等高附加值、綜合性服務則更少。根據中國倉儲協會于2005年10月組織的全國范圍內《第六次中國物流市場供需狀況調查報告》調查表明,只有25%的生產企業和21%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表示滿意。
可見,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滿意程度是相對偏低的。
版權聲明:請尊重物流行業原創內容,如需轉載本文章,請注明文章原始地址
本文由泉州物流原創 輝晨物流公司業務電話:18876292236
原文地址:http://www.manicureoutlet.com/wuliuzhishi/http://www.manicureoutlet.com/wuliuzhishi/1900.html